640.jpg (73.13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4-28 11:17 上傳
640.webp.jpg (23.19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4-28 11:17 上傳
琴臺遠眺(轉自網(wǎng)絡) 南豐的新城,我不太認識,我只認識老城。或者說,我只屬于老城,不屬于新城。 南豐的變化很快的,新城不知不覺就在老城北邊建起來了。倒不是覺得新城不好,而是出門在外27年,每次回豐探親我只去老城,爸媽至今還住在老城東街那條非常著名的巷里。況且我每次回豐的時間都很短,剛知道點新路名就又離開了,過幾年再來又很陌生,除了記得“倉山路”,我再不記得別的地名。即使有朋友同學在新城的酒樓請我吃飯,也是直接到老城來接,吃完又送回老城,根本不需要走什么路。因此若把我扔在新城的某處,我會覺得特別陌生,不知該往哪邊走,盡管我是個方向感極強的人。 新城建起來了,就把老城遺忘了,這讓我很不爽。所以,我還是只說老城吧,新城,留給年輕后生去述說。 老城依水傍山而建,非常規(guī)整,像極了一個扁扁的“田”字,因東西長、南北短而又像一把古箏,故又名琴城。老城只有東南西北四條主街,在口語中也分別稱為東面、西面、南面、北面,“面”即“邊”的意思,指一整條街。想必最初,東西南北四邊都是有城墻的,南、西街盡頭至今還保留有城墻,東面城墻緊挨著老大橋的北橋根,早就沒有了。北面有坡,大禮堂正好建在坡中間,坡上東西向的平地就是老城墻所在地,現(xiàn)在去往一中和步行街的就是。從大禮堂再往北走不遠,就屬郊區(qū)的小山了?,F(xiàn)在的倉山路以前都是山,山上都是各種松柏樹,之所以后來把這段路叫做“倉山路”,我猜是因為以前許多單位的倉庫都建在這里的原故吧。
640.webp (1).jpg (38.35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4-28 11:17 上傳
塔映盱江 老城的十字街在老輩人的嘴里稱做“花花樓下”,很洋氣的一個地名,一聽就知道是繁華之所、熱鬧之處。這個名字也引人遐想,好象這里曾經(jīng)發(fā)生過許多“花花”之事,極盡風流,一如蘇州的“花街”和“柳巷”。當然,作為老城的中心,凡縣城發(fā)生的大事,必在十字街上演和公示,如過年過節(jié)的儺舞,必在十字街跳,引無數(shù)人伸頸張望;當年的高考金榜,必貼在十字街東南角向陽商場的墻壁上,考中的人家榮耀無比,全城皆知;文革期間的大字報,更是把十字街頭的每一面墻壁都貼滿了,仿如家家戶戶年尾的報紙糊墻,一層又一層;還有眾多老頭們也無事,早晚聚集在十字街東北角百貨商場的臺階上曬太陽干聊,東張西望,閑趣殘生。這也是一景?。?/font> 記得有一個女人,人稱“顛俚”,每天瘋言瘋語,坐在十字街的臺階上打毛線;還有一個男的,人稱“尿續(xù)”,衣衫襤褸臟兮兮,漏著“度它”,經(jīng)?!芭腔病痹谑纸诸^,追人打人,垃圾里撿吃,好嚇人!每次路過我都惶恐不安,只要見了他就跑,生怕被他扔塊石頭擊中!他倆禍害了我好幾年,緊張了我十幾年,但也都成了我對精神異常之人認識的啟蒙者。感謝他們從此讓我遠離這一類人,也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唯恐成為了這一類人!
640.webp (2).jpg (75.28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4-28 11:17 上傳
儺風古韻(轉自網(wǎng)絡) 再說說四條街上的幾個重要地點。西街的“老衙前”是一個有名之所。聽其名,過去應該是縣衙所在地,其實是一片空地,位于十字街的西南,后來又叫做大會場,體委就在邊上,有燈光球場和體育館。小時候覺得老衙前很空曠很大,北邊有一個主席臺。不知為啥,后來再去,越來越覺得老衙前變小了。老衙前是縣城過去最熱鬧的地方,每當縣里有大的活動必在這里舉行,慶祝大會,批斗大會,審判大會,各種游行隊伍最終也要匯聚在這里統(tǒng)一喊口號,表“忠心”。 印象最深的是審判大會,解放軍把好幾個犯人五花大綁押上主席臺,犯人低垂著頭,背上插一個尖角的長牌子,上面可能寫著名字,胸前還要掛一個長方面的牌子,寫著罪名,畫著巨大的紅“X”。審判完了,又押上旁邊停著的幾輛綠色軍用大卡車后廂,在車頂機關槍的掩護下結隊開往城外郊區(qū)的打靶場槍斃。我們這幫小屁孩稀里糊涂跟著大人追車跑,也許是想一探究竟,但往往跑不了多遠就跟不上了,只好無功而返,甚是懊惱。事后聽人講起槍斃的場景,小小的心靈受到極大刺激,死亡的本能恐懼害怕得晚上根本睡不著覺! 另一個發(fā)生在這里的熱鬧事是放“架花”?!凹芑ā边@個玩意早就見不到了,說白了就是禮花的組合,像大圓桌般大小,需要放在大約一層樓高的架子上燃放,故名“架花”,據(jù)說只有縣鞭炮廠才能制作,每年只制作一個。每到元宵這樣的重大節(jié)日,業(yè)余生活貧乏的縣民奔走相告,恨不得全都擁擠到老衙前,一觀“架花”盛況。只見那“架花”燃放起來確實了得,在不斷濺射出繽紛焰火、照亮仰觀的一張張興奮的臉的同時,像走馬燈似地一層又一層不斷變化出新場景,記得大都是醉八仙、紅樓釵、西廂配、鬧天宮等等圖片,引起一陣陣驚嘆的呼喊。
640.webp (3).jpg (62.02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4-28 11:17 上傳
軍峰夕照 西街城外、盱江邊的石佛老爺是老城的守護神,不能不提。記得小時候第一次去覲見石佛老爺,只看見山底下不大的一個黑乎乎的石窩,供著香爐香火,石佛老爺卻不見了。后來聽說盱江干涸,石佛老爺?shù)念^露出來了!這下全城都沸騰了,歡天喜地、敲鑼打鼓放鞭炮將石佛老爺請回原位,從此縣泰民安,似乎好多年未發(fā)洪水,果然靈驗!今年4月中旬我又特意去拜訪石佛老爺,他老人家仍然守望著盱江水,但已改頭換面,光彩的袈裟著身,描金畫銀,富貴盈天,打扮得像剛從美容院出來,令我覺得特別陌生。呵呵,他老人家也與時俱進了! 東街自來水公司往北200米路西有棵老樟樹,身材極大極高,不知多長壽命,但大部分是枯枝敗葉,只有少數(shù)的一點綠葉長在某根枯枝上。也許因為吸收了日月精華,在縣民眼里樟樹可能成了精,也不知猴年馬月開始有人把供香插在樹下的泥土里,晚上還有人燒紙,甚為神秘。是訴求還是慰藉,我肯定是不知道,但神秘主義從此在我心中扎了根,于是每次走過路過,我都要離得遠遠的,生怕魂被樟樹精捉了去,晚上睡覺是要哭鬧的。終于有一年回家探親,樟樹不見了,原地建成了嶄新的菜市場。我當時就想,誰他娘的膽子這么大,連樟樹精的窩都敢端!
640.webp (4).jpg (74.74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4-28 11:17 上傳
寺塔迎雪(轉自網(wǎng)絡) 還有一個神秘之所便是東面祝家巷北口的大井頭。聽老人講,大井頭下面通著城南的七層塔,有一條龍被鎮(zhèn)在下面。龍要出來了,縣城必遭殃。于是每次我去大井頭挑水,只要取水的鐵桶一落下去,我就特別擔心掉下去被龍吃掉!所幸后來城里通了自來水,我再不用去大井頭挑水,心病才沒有了。再后來,這口井被廢棄了,上面還建了房子!我想,可憐的龍再也沒有出頭之日了。(待續(xù))
印象中,老城是果園,是桔子的世界。君不見,房前屋后的片片桔園,是老城的天然氧吧,清新著老城的空氣,帶給男人、女人一天的輕松。君不聞,4月桔花的芬芳,滋養(yǎng)著少年的帥氣,少女的俊美;11月豐收的果香,如清晨廣播中的晨曲,流暢地鉆到你的身子里去,釋放著由內而外的舒心...... 印象中,老城是舞臺,是大人的游戲場。君不見,曾經(jīng)浩浩蕩蕩的人群揮舞著手中的小旗從家門前路過,一個個仿佛興奮到極點,腳步匆匆東南西北四街游逛。君不聞,曾經(jīng)暄天的鑼鼓響徹老城的天空,嘹亮的喇叭聲格外響亮,夜晚的喧囂甚至吵得我們整夜睡不好覺。那時覺得,大人的世界,不知為了什么好玩的游戲會如此瘋狂,真的好神奇! 印象中的老城,更像一個老女人,黙黙地看著她的兒女們一茬又一茬地出生了,長大了,離開了,回來了,又走了......她胸懷寬廣,卻已面容蒼老,衣衫襤褸,然而卻不圖任何回報,只希望兒女們不要把她忘掉,哪怕有空回來看看也好。 印象中,老城是在走街串巷的挑糞農(nóng)民清脆婉轉的叫買聲中蘇醒的,這叫聲或高吭或低沉,或尖亮或沙啞,或短促或悠長,沒人會誤解它的意思。這叫聲猶如老城早起的鬧鐘,每天準時響起,沒人厭煩,甚至醒盹的人還會躺在床上饒有興趣地比較誰的聲音好聽。故鄉(xiāng)的人們,這叫聲你們是否還能聽到?異鄉(xiāng)的游子,這叫聲可曾在你的腦海中清晰地縈繞? 現(xiàn)在,每天誰來叫醒老城?
640.webp (5).jpg (37.84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4-28 11:17 上傳
作者:江南雨,又名江南夜雨,生于豐,長于豐,居于京。身在北,心在南,常思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