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本暢銷書,叫《父母離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在書的封面上有一個公式: 假使你的父母現(xiàn)在60歲,父母余下的壽命是20年,并且你沒有跟父母同住,那么,你每年見到父母的天數(shù),大概是6天,每天相處的時間大概是11小時,所以: 20年×6天×11小時= 1320小時,也就是說,你和父母相處的日子只剩下55天了! 原以為還有一年又一年的相處時光,沒想到卻這樣被公式化為不到兩個月,讓人心里有種說不出的難過。春節(jié)將至,我們身邊的南京人和父母又能相處幾天呢?他們的故事中,又有多少人的身影呢? 春節(jié)7天假,光應酬就要花去6天 “有時大年初一就被朋友叫出去了?!痹谀暇┲榻纺彻竟ぷ鞯男±钫f,他離家來寧工作已經(jīng)7年,現(xiàn)在還不能確定過年是否有完整的一天用來陪父母。小李每年只回山東老家一次,這次假期有7天,已有三四天的檔期被朋友預訂了。 他說,這次回去要先后參加兩個朋友的婚禮,還有一些高中同學要聚會。另外,還要去給幾個老朋友拜年,待在家里的時間可能不會太多。記者詢問為何不多留一點時間陪父母,他說,很多朋友都好久不見了,如果不去參加聚會,以后大家就可能不會再叫他?!坝泻芏嗯笥殃P系還是要靠這幾天來維持的,至于父母,平常多打打電話就行了?!?/font> 在小李看來,即使過年陪父母的時間不多,但平時多打電話問候父母,父母也會很開心。他認為,平常孝順父母才是最實在的,而不是一定要在春節(jié)多陪父母。 一年見面:3天 距離:南京—徐州 現(xiàn)實很骨感,明知虧欠卻很無奈 雷先生,1981年出生,在南京一家傳媒公司工作。2012年結(jié)婚,2013年生娃,孩子由丈母娘帶,如今他與在徐州老家的父母一年見面的時間不過短短的3天。 “單身時,假期我都會回去,宅在家里陪父母嘮嘮嗑?!崩紫壬貞浾f,變化就發(fā)生在有了孩子以后?!昂⒆舆€小,帶回老家不方便,而且家里邊太冷,溫差大容易生病,所以現(xiàn)在一般就過年回去待幾天,兩三天吧。”有了小家以后,即便回家,跟以前也不一樣了。一方面要照顧孩子,另一方面要照顧妻子的情緒,畢竟老家的一切對妻子來說都不太熟悉,所以無形中跟父母交流的時間也就變得更少了?!半m然我經(jīng)常會打電話回去,跟父母聊聊天,但當面說跟電話里講感覺還是不一樣的。只是等我每天忙完老婆孩子,再想去找父母說說話時,老人家都已經(jīng)睡了……”說到這里,雷先生更多的是無奈和無力感。 父母對自己的愛、對孫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每次回家,都大包小包帶回滿滿一車的東西,有一次,媽媽要給雷先生寄自家種的水蜜桃,雖然他千叮嚀萬囑咐說不要寄了,桃子不耐放又重,寄過來郵費還貴,但媽媽不聽,寄過來的時候一箱桃子果然全擠爛了?!皩τ诟改?,我肯定是有感情虧欠的,這種痛藏在心里的某一個地方,但明知有虧欠也彌補不了,這是我們這代人的悲劇。社會上真正不孝順的人還是很少的,大多數(shù)人沒法陪在父母身邊都是因為被戴上了枷鎖,迫于無奈,現(xiàn)實就是這樣。” 一年見面:5天 距離:南京—南通 媽媽織5年小孩毛衣,暗示我們生個娃 童女士雖然每周都會給父母打電話,但是每年回家的次數(shù)是越來越少了。不是因為要照顧孩子,而是因為不生孩子,每次回家,爸媽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什么時候生個孩子就好了!年近40歲,不停被催生,讓回家的她常常不知道如何自處。 童女士和先生是大學同學,畢業(yè)后兩個人就迅速地扯了證。小兩口感情很好,注重個人生活的品質(zhì)和自由,晚上忙完工作兩個人就各自沉浸在自己的游戲世界。從結(jié)婚第二年父母就開始催生,但是童女士和先生都是堅定的“丁克一族”,兩個人的規(guī)劃中沒有生孩子這件事。于是從每年的節(jié)假日都回家,到如今只有過年才回去,一年見面時間有5天。 “你知道嗎,我每次回家都看到我媽在織小孩的毛衣,織完就給我看。從5年前就開始織,織完送給親戚朋友家的小孩,然后再織再送……我媽今年68歲了,現(xiàn)在她的眼睛大不如從前了,才不得不放棄織孩子毛衣這件事?!?/font> 一年見面:10天左右 距離:南京—廣州 總想著孩子,來一次就包很多餃子 嚴女士1979年出生在長春,家里有姐姐、媽媽,母女三人相依為命長大。她和姐姐分別結(jié)婚后,一個移居南京,一個到了廣州,而老母親則選擇在廣州照顧姐姐家的孩子?!拔覀兗沂沁@樣的,每年過年輪流,今年回我老公家,明年就回我家。”嚴女士說,這種輪莊還是協(xié)調(diào)后達成的共識,結(jié)婚以后回哪家過年根本就是個無法調(diào)和的矛盾,一年見面時間大概有10天。 “我老公是海安的,他還有一個妹妹。他們那里有規(guī)矩,臘月二十九要祭祀祖宗,而且必須是男孩?!彼砸婚_始嚴女士的公公堅決要求兩人每年過年都回海安,她堅決不干,后來才同意一年輪一次。今年過年,應該是輪到去公公家過年,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媽媽已經(jīng)70多歲了,嚴女士就按捺不住回家的心,“本來我想,要不索性分開過年,我老公帶兒子回他老家,我自己去廣州陪我媽,但是我媽堅決不同意,她怕我在婆家為難,也怕壞了這個規(guī)矩,明年婆家也不肯讓我把孩子帶回廣州。”于是,嚴女士想了個折衷的辦法,元旦假期前提前請了幾天假,加上假期,自己單獨回了趟廣州。 除了飛回去,嚴女士的媽媽也會抽空在南京住幾天,但是待不長,一是因為廣州還有孫子要她照顧,二來她過來住,嚴女士的婆婆就得暫時去女兒家住。時間長了,老人也覺得不合適。每回回廣州前,嚴女士的媽媽都會包很多餃子留下來,“因為她覺得我在這邊吃不到地道的東北餃子;她覺得酸菜和餃子才是代表她的東西,這個家里只有她會包。她覺得我愛吃,但其實,我并不愛吃酸菜和餃子,因為過去在東北,這兩樣東西早就吃膩了。不過,我一直沒有告訴她,我還會陪著她一起包……” 雖然媽媽和姐姐遠在廣州,但嚴女士覺得三個人的心永遠在一起,平時自己吃到什么好吃的、用到什么好用的,都會隨手給廣州寄一份;媽媽在廣州看到有新鮮的鵝蛋,也非要千里迢迢帶到南京,“我告訴她這些蛋沒法上飛機的,不要帶了,她就煮熟幾個帶過來……” 一年見面:大半年 距離:南京—南京 父母常遠游,出行前愛留十盤菜給我 在朋友們眼中,90后的薛小姐有一對另類的爹媽。在所有同齡人的父母都圍著他們的工作、婚姻大事團團轉(zhuǎn)的時候,薛小姐的父母退休后卻開始了環(huán)球旅行,2015年,有小半年的時間,老兩口都在外面。 “他們先后去了南非、北歐好幾個國家,每回出去都是半個月左右?!毖π〗愀嬖V記者,每次出門前,爸爸都會做十盤以上的菜放在冰箱里,讓她每天熱著吃,因為他們也知道女兒因為工作關系,經(jīng)常上夜班,或者有飯局,并不常常在家吃飯。薛小姐的父母生孩子比較晚,今年正好60歲。他們的旅行,流程一般是這樣的:約上十幾個朋友到旅行社定制專門的路線?!斑@些朋友有的是以前他們的老同事,有的是鄰居,還有的是之前出去旅行中新認識的朋友?!币婚_始出國旅游,薛小姐的媽媽常常因為當?shù)貨]有熱水而不適應,后來就干脆帶燒水壺去自己燒,但是現(xiàn)在很多國家也有熱水提供了。熱水的問題解決了,語言的問題又來了。只會說簡單的英語單詞,讓薛媽媽到哪兒都離不開導游。于是回國后,她就報了老年大學,已經(jīng)學了兩年多的英語了?!澳悴恢?,我媽天天在背單詞、句型,學得特別認真,有時候我都會恍惚,感覺我和她的身份對調(diào)了?!庇幸淮危π〗惆褘寢屇钣⒄Z的視頻發(fā)到網(wǎng)上,帶有南京腔的發(fā)音笑翻了不少朋友,但是大家也真心地為薛媽媽點贊。 父母經(jīng)常遠游,薛小姐雖然偶爾有些失落,但內(nèi)心還是相當贊成的,“我覺得老年人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生活方式。出國都要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年紀再大就會不適應了,我希望他們抓緊時間出去玩,反正陪我的日子以后多了去了!” 子欲養(yǎng)趁親還在 網(wǎng)絡紅人咪蒙最近的一篇《你知道父母有多盼望我們過年回家嗎 》觸動了很多人。文章中寫道:父母吃最差的米坐沒有空調(diào)的公車,只為了給我們攢首付;他們費勁地學上網(wǎng),只為和我們視頻聊天;他們每天盯著天氣預報看,只為了知道我們在另一個城市熱不熱冷不冷;他們總是隨身帶著手機,不是離不開手機,而是離不開我們…… 南京近日也出了一條新聞。一位“60后”孝子帶著“90后”爸媽旅行,21天自駕9000公里。從武漢出發(fā),途經(jīng)湖南張家界、鳳凰,貴州安順,云南昆明、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玉溪,緬甸,云南石屏,廣西北海,海南三亞,廣東湛江,湖南衡陽、岳陽,最終抵達南京。 親情,藏匿在我們的血液中,是每個人都繞不開的話題。子欲養(yǎng)趁親還在,年輕人再忙,也該抽時間看看老家的父母。同時也鼓勵老年人要學著為自己活,活得舒坦,活得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