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3cbc578c688c4ca1016f5d1fa0987.jpg (424.13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0 22:27 上傳
記者 陳源茂 游中堂 攝影報道
南豐縣縣城老城區(qū)內(nèi)古民居、古祠堂、古街區(qū)和古城墻等,統(tǒng)稱為“南豐明清古城”。 3月3日上午,中國舞協(xié)“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舞蹈名家采風(fēng)團一行來到南豐明清古城參觀。
b013a6981dcf50149029c3b7a2a893ea.jpg (414.23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0 22:27 上傳
明清古城保存了唐、宋、元、明、清、民國,每一個歷史時期的文化信息,舞蹈名家們穿行在一座座古宅與街巷之間,行走在斑駁的青石板路上,觸摸著這里厚重的歷史與平和的生活氣息,仿佛一步穿越千年。
d5596d2fc4985df70af5ebf5cc7f838a.jpg (323.21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0 22:27 上傳
a9580ab293e78a015c58a82326ded71b.jpg (317.07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0 22:27 上傳
穿過南豐縣城所在地琴城鎮(zhèn)西側(cè)的古街,可見明清古建筑。據(jù)介紹,南豐古城有150余處明清古建筑,這些古宅多建于清代,各具特色。古宅歷史悠久,仍在宅中的居民享受著古宅的幽靜與深厚。
e6ddb7d6dee5def559ded0181eb66af3.jpg (214.18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0 22:27 上傳
96a3b4dc45c826f5e6a815208e107fab.jpg (266.22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0 22:27 上傳
b18353934dac70eda65b0b7bced32896.jpg (283.8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0 22:27 上傳
直鐘巷43號,清代民居彭家大屋位于此。彭家大屋建于清咸豐年間,彭姓屋主從事販鹽生意得以發(fā)達(dá)。大門兩旁的石雕纏繞相間花紋,上有春、夏、秋、冬四景。三進廂的大廳門上刻著民章故事題材戲劇人物。柱子上的雕紋歷經(jīng)百年風(fēng)雨仍清晰可見,大廳上的穿坊形狀各異,古樸典雅。
1000fe2806b786edf772199b3ce31ade.jpg (348.81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0 22:27 上傳
80a4a612f3484d0ed1642a49533e0528.jpg (341.02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0 22:27 上傳
邁入裂痕斑斑的榆木門,穿過前院,三廂進磚木結(jié)構(gòu)的大宅便在眼前,這是府官巷的張氏宅邸(清代翰林宅院),清朝官員張希京從任官初期到告老還鄉(xiāng),分三次建造這座宅院。“大夫第”、“太守第”和“分轉(zhuǎn)第”三座宅院雍容大方,共同構(gòu)成了這座翰林宅院。龐大的規(guī)模,規(guī)整的院落,厚重的建筑,仿佛在述說著主人家境曾經(jīng)的殷實與身份的顯赫。
c809aeb76df4e83f1e643bf4f578d417.jpg (451.48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0 22:27 上傳
院內(nèi)的小戲臺和“藏春”花園引起了舞蹈名家們的濃厚興趣,據(jù)在場的主人介紹,逢年過節(jié)或家中有喜時就請梨園戲班來小戲臺唱曲兒,女眷只能在樓上閣樓欣賞?!安卮骸被▓@,即把春天藏于園中,園中植物繁多。那棵與宅院同齡的桂花樹經(jīng)過歷史的洗禮,仍堅守在這座古宅中,與張家世代人相伴。老宅、老樹、老物件……上了年紀(jì)的人看了頗有懷舊的心緒,隨行的攝影家們紛紛按下相機快門,記錄下這現(xiàn)代都市里難得一見的古貌。從盱江邊的解放路而入,琴城城關(guān)門樓現(xiàn)于眼前。門樓之上鐫刻著“西門”二字。 南豐古城原有東南西北四門,唯有西門屢經(jīng)劫難尚存明清余韻。西門城關(guān)建于明朝中葉,城門之外,沿著盱江,橫亙著古老的城墻。
d560203cb2ca29ab510be8895d59af70.jpg (340.19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0 22:27 上傳
城墻建于明正德年間,長1634米,寬四米。城墻之外,盱江邊上沙灘涌岸。墻下的水關(guān)通向盱江邊,凝聚著古人們的智慧。解放居委會盱江西路和東路各有一個水關(guān)關(guān)口,明朝中葉建此水關(guān),用于防洪水進城。
fc746f6d0422d0b59890f692412d923c.jpg (343.37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0 22:27 上傳
行走于上水關(guān)關(guān)隘通道內(nèi),穿過9米多的拱形通道就可到達(dá)盱江邊。漲水時,可將關(guān)口關(guān)閉,抵御洪水泛濫。目前,正是枯水期,沙灘見底,站在江邊瞭望,不少浣衣女正在洗衣,對岸是山,明媚陽光下,這是多么美麗的小城生活場景。南豐古城歷史悠久,具有重要的文物保護和歷史研究價值。古城除了有1600余米的明清古城墻、150余處明清古建筑外,還有書院、壇廟、古井、濠圳等等,一應(yīng)俱全,城市元素極為完整。不僅保留了唐代寺廟、宋代溝渠、元代里坊、明代城墻、清代民居、民國商鋪,充分延續(xù)了各個時代的文化信息,還承載了贛閩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具有兩地文化的特征,同時個性特征極為鮮明。
思接千載,夢回漢唐;放眼蒼茫,心在當(dāng)下。南豐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南豐古城保護工作,將南豐古城保護列為全縣重點項目,和武漢大學(xué)、云南旅游集團一起描繪古城保護和旅游長遠(yuǎn)藍(lán)圖,預(yù)計總投資約100億元,把南豐古城建設(shè)成為歷史文化名城、城墻濱江休閑區(qū)、文化旅游體驗區(qū)。
來源:撫州市全媒體中心
|
|
南風(fēng)網(wǎng)絡(luò)科技 www.nf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