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財政部發(fā)布車輛購置稅政策細節(jié), A股、港股汽車股尾盤直線拉升。
財政部發(fā)布車輛購置稅有關具體政策
5月24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公告車輛購置稅有關具體政策:
地鐵、輕軌等城市軌道交通車輛,裝載機、平地機、挖掘機、推土機等輪式專用機械車,以及起重機(吊車)、叉車、電動摩托車,不屬于應稅車輛。
納稅人購買自用應稅車輛實際支付給銷售者的全部價款,依據納稅人購買應稅車輛時相關憑證載明的價格確定,不包括增值稅稅款。
公告還稱,納稅人進口自用應稅車輛,是指納稅人直接從境外進口或者委托代理進口自用的應稅車輛,不包括在境內購買的進口車輛。組成計稅價格計算公式如下: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
屬于應征消費稅的應稅車輛,其組成計稅價格中應加計消費稅稅額。
上述公式中的成本利潤率,由國家稅務總局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稅務局確定。
已征車輛購置稅的車輛退回車輛生產或銷售企業(yè),納稅人申請退還車輛購置稅的,應退稅額計算公式如下:
應退稅額=已納稅額×(1-使用年限×10%)
應退稅額不得為負數。
公告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按裸車成交價交稅 買車成本降低
消費者買車,繳納的車輛購置稅究竟是漲了還是降了?全國乘用車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算了一筆賬: 崔東樹:“過去的計稅價格這樣來算:比如按一個10萬塊錢的車來算,企業(yè)會按照這個價格去申報一個計稅價格。10萬塊錢剔除13%的增值稅之后,它的不含稅價格是87000;而消費者買10萬塊錢車可能已經優(yōu)惠到了9萬塊錢,實際他購買這臺車的時候計稅價格可能就是78000了,應該說中間就出來了計稅價格之間的一個差距。如果按照87000計稅的話,計稅交10%就是8700塊錢;如果按照實際購買價格的話,他可能就是7800塊錢,中間可能就差出來八九千塊錢的一個差距。這對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事情。”
原來過去消費者購買汽車的時候,大部分車輛以低于廠家指導價的實際價格進行交易,但是在繳稅時卻要按照指導價格進行交稅,這無疑讓消費者多花了錢。
而按照新的算法,這也就意味著新政執(zhí)行后,消費者購買車輛應扣稅款將取決于實際支付金額,也就是俗稱的裸車成交價,就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了。依據購車的實際價格為準,使過去計稅價格偏高的問題得到有效改善,崔東樹說這有利于保護消費者的權益,促進消費者購車的成本進一步降低。
在汽車業(yè)內人士黃先生看來,車輛購置稅法的出臺還能起到規(guī)范經銷商的作用。 黃先生:“7月1號開始實施的車輛購置稅法,代替了以前的暫行條例,所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可能是會更好地規(guī)范汽車經銷商4S店的開發(fā)票情況。他們以后就不可以再虛開發(fā)票,或者是故意把發(fā)票價格開低。今年7月1號往后,可能國家不會再出臺減免或減半購置稅的這種臨時政策來增加汽車的銷量,因為這已經是一個稅法了。”
購置電動摩托車至少節(jié)省10%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財政部就曾發(fā)布公告說:2019年7月1日起排量不大于150CC的汽油摩托車免征購置稅。但卻沒明確提到電動摩托車這一項。此次,財政部最新的公告明確,電動摩托車不屬于應稅車輛。
有人表示,電動摩托車若屬于應稅車輛的話,按規(guī)定需要繳納約10%的購置稅,以5000元的電摩為例,消費者需要繳納約427元的購置稅,再加上考摩托車駕照的成本,購買一輛電動車摩托車,則需要多花2000元的費用。對于已經習慣購買廉價的超標電動車的老百姓來說,顯然是加重了他們的購車成本,降低了購車的積極性。
電動摩托車相比較汽油摩托車更加綠色環(huán)保,廢電池的循環(huán)回收市場已經比較成熟,所以,推廣電動摩托車的普及對城市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都是相當友好的。
長期來看,新規(guī)有助于汽車行業(yè)更好發(fā)展 有一些消費者擔心新法實施后,針對車輛購置稅的短期優(yōu)惠是不是不會再出現了。例如我國在2009年、2015年曾兩次宣布排量1.6L以下車輛購置稅減半,但新出臺的《車輛購置稅法》明確規(guī)定,所有應稅車輛的稅率都定為10%。對此,全國乘用車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崔東樹:“我覺得這塊是規(guī)范了優(yōu)惠的政策管理,比如說經過全國人大批準之后,該有的優(yōu)惠政策可能還能夠去實現,但是可能比原來的管理方式更加復雜了,這樣有些政策的靈活性就降低了。新的購置稅的計稅辦法或者是管理辦法的出臺帶來一個規(guī)范化管理的模式,有一些優(yōu)惠性政策怎么去落實,既保證國家稅收的合理穩(wěn)定,又保證消費者的利益。所以我認為稅收政策有很好的約束效果?!?/font>
從長期來看,交易的規(guī)范有助于汽車行業(yè)更好地發(fā)展,消費者買車有法可依,經銷商賣車有矩可循,汽車稅制體系也會更加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