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有這么一群人數(shù)百年來,一直默默地在青山、綠水、翠竹中傳承著老一輩們留下來的傳統(tǒng)工藝。
沒錯(cuò),就是軍峰山麓下的秀美南豐,這里自古有洽灣的豆腐皮、沙崗的草紙這一說法。
洽灣的豆腐皮
26bc483c5bb42a1d33b3c3dc7659e6ee.jpg (53.35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30 11:33 上傳
洽灣豆腐皮是由明代商販江志亮研制而成,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歷史,也是省內(nèi)外有名的土特產(chǎn)產(chǎn)品,與蜜桔、泥爐齊名,被譽(yù)為"南豐三寶"之一。
c6765009d45ddb91625de976fb87c769.jpg (64.34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30 11:33 上傳
豆腐皮都是純手工工藝制作的,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和色素。并具有大豆精華、低糖蛋白、營養(yǎng)豐富、色澤金黃等特點(diǎn),且包裝輕巧,體積面小,攜帶方便。
8895b2a56e82916bd13cd12e0a8fe85e.jpg (122.57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30 11:33 上傳
豆腐皮的加工不僅滿足了市場供應(yīng)又增加了農(nóng)民收入。在南豐縣一帶,每逢春節(jié),幾乎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要擺上一道油炸"紙包",這道菜就是用豆腐皮卷的。
282636cff2fa3b00bc0a43ca70b052ed.jpg (112.23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30 11:33 上傳
沙崗的草紙沙崗做草紙始于北宋年間,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是用軍峰山上的嫩毛竹為原料制作而成。
e16cd0f037dfcca4d971663723247323.jpg (64.31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30 11:33 上傳
原來沙崗這一帶有六七個(gè)村莊都使用土法造紙,如今只剩下沙崗一村了。造紙術(shù)是中國四大發(fā)明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xiàng)杰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384d3c27d2533278378385dfdc76bdbb.jpg (46.58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30 11:33 上傳
紙?jiān)谧畛醢l(fā)明的時(shí)候多是用草提制的,故名草紙,至今仍有部分地區(qū)沿用此稱呼。造紙術(shù)處于初期階段,工藝簡陋,所造出的紙張質(zhì)地粗糙,夾帶著較多未松散開的纖維束,表面不平滑,還不適宜于書寫,一般只用于包裝。
80003cac4d55f2f9166dac057c5adf07.jpg (36.3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30 11:33 上傳
直到東漢和帝時(shí)期,經(jīng)過了蔡倫的改進(jìn),形成了一套較為定型的造紙工藝流程。
c00c866a42c782c4230c8424cd731d6e.jpg (64.31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30 11:33 上傳
大致歸納為四個(gè)步驟:一、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堿液中脫膠。二、打漿,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并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三、抄造,即把紙漿滲水制成漿液,然后用撈紙器(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濕紙。四、干燥,即把濕紙曬趕或晾干,揭下就成為紙張。
3707d1431a0aec833505dea76ee3d641.jpg (62.48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30 11:33 上傳
草紙也稱土紙、火紙。它的用途較廣,普遍用于吸煙點(diǎn)火、祭祀祖先、房屋墻面粉漿等。草紙工藝手工繁瑣,做一次草紙,需花上兩、三個(gè)月,經(jīng)過幾十個(gè)環(huán)節(jié)才能生產(chǎn)出一批成品草紙。
e70199fa6529289971899ba591e1720f.jpg (99.06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30 11:33 上傳
清康熙年間,沙崗村的先民就是看中了軍峰山下這塊豐盈的水資源,從外地搬遷至此,造紙謀生,因此造紙工藝也隨之代代相傳。
d26dc9e1affce07e193e349ad4540d1c.jpg (116.09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30 11:33 上傳
當(dāng)?shù)厣a(chǎn)的紙叫火紙,主要用于祭祀。采用嫩竹做原料,經(jīng)過選筍、壓榨、磋筍、抄紙、切割等二十多道工序,最終才制作而成。產(chǎn)品具有質(zhì)地良好、纖維細(xì)長、拉力強(qiáng)、張片均勻、色澤淡黃、衛(wèi)生無毒和經(jīng)久不被蛀蝕等特色。
da0e8d85cdee11ffdc528557a0b1da67.jpg (66.99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30 11:33 上傳
據(jù)沙崗村宗譜介紹,沙崗村的傳統(tǒng)的造紙,一直都是沿用祖宗傳下的古法造紙工序生產(chǎn)。在這里,人們可以領(lǐng)略到明代宋應(yīng)星在他的《天工開物》一書中記載的"斬竹漂塘"、"蕩料入簾"、"覆簾壓紙"和"透火焙干"等有關(guān)造紙的工序和方法。
f2f5c92c999183be82c702b02d434ba4.jpg (89.39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3-30 11:33 上傳
|
|